健康人生 · 阜康相伴
電子期刊

流沙河印象

欄目: 浮光掠影 作者: 文/老雕 瀏覽量:

拉薩市北郊有一條河,叫流沙河,但不是《西游記》里的那條流沙河。它很小,奪底溝和娘熱溝的小河匯集形成流沙河,然后匯入拉魯濕地,再經開發(fā)區(qū)匯入拉薩河。它屬于季節(jié)性河流,冬春季河床干涸,一河的細沙,每當狂風起,河床的沙塵夾雜著塑料袋遮天蔽日,人們都捂著嘴,心里罵著鬼天氣,背著風沙行進著。只有到了雨季,它才真正稱得上是河,就像奄奄一息的脫水病人,美美喝了幾碗湯后,血管終于變得充盈,肌膚也有了該有的光澤,整個人也就有了生機和應有的神氣——滿滿的一河水,飽滿、熱情而奔放!

雨季里,每夜電閃雷鳴——風雨后的下半夜,聽到了流沙河嘩嘩的流水聲,似乎回到了久違的故鄉(xiāng),然后進入甜美的夢境。清晨,孩子們從牛群清脆的鈴聲和低沉的“哞哞”叫聲中醒來,立即趴在窗戶上興奮地看著牛兒們從河堤上緩緩走向拉魯濕地。新的一天又是陽光燦爛,新的一天又是水草豐美,牛兒們偶爾的一聲長長的鼻音,在空曠的草地上回響;孩子們學著牛的那聲悠揚的“感嘆”,也開始了新的一天。只有半山腰那如紗似縵、如仙似幻的氤氳云霧還與濕漉漉的山峰盡情纏綿,久久舍不得散去……

若是晴得兩天,河水稍稍消退,水變得清澈見底,河床的細沙被流水刻寫了漣漣紋理,那么工整,又那么秀美。更有幾尾小魚迎流而上,旖旎而行,悠然自得,觀者自是心曠神怡。忽記柳宗元《小石潭記》“潭中魚可百許頭,皆若空游無所依,映布石上,怡然自得……”美好而靈動的東西總是會打動人們的內心的。

若是正午,太陽火辣,恰河邊兩三戶人家,三五株榆樹,更有青石板堤坎,縷縷涼風,路人都會在此歇歇。轉經歸來的老阿媽,坐在干凈涼快的青石板上,仍然悠悠地轉著手中的轉經筒……是一種信仰,是份執(zhí)著;是一種生活,是份堅守;是一種思索,是份安詳!再看那兩三戶人家,白墻、朱門,雖簡陋,但不失整潔。圍墻角,專門栽種了一排馬鈴薯,正開著朵朵小白花,走進一看,居然成標準的五角星,好不欣喜?榆樹上有麻雀嘰嘰喳喳,突然想起榆樹的種種好處來。一顆樹,就是一片生活的天地。記得民國一位大家說過,有處老宅,然后有顆雜樹(指落葉喬木)或槐或榆或棗,足矣!《幼學瓊林》有“桑榆,比喻晚景之不足”,我看是虛妄,“冬于藏”,乃自然之道也。有榆,就有樹蔭,就有生息。種榆者,蔭蔽路人,此乃善也。“不以善小而不為”,實為大德!

河邊有榆,河里有魚,甚幸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
Alternate Text 雪域天使-總第八期【2014年秋季版】
  • 微信公眾號
  • 官網手機版